资讯
一条条家门口的河,流淌着浓浓乡愁,承载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浙江省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2013年推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东南亚是海外华侨华人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东南亚地区侨商华商发挥融通中外优势,在推动区域经贸合作中积极贡献力量。如何发挥侨力推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本报采访了相关领域学者和东南亚地区侨胞。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 ...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5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正值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之际,吸引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多家外媒发文积极评价中拉论坛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本届会议达成的重要共识,称赞中拉务实合作造福世界。
历史和现实表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自由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承载着历史的博物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永流传的文明根与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赴地方考察,他总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更好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古语、谚语、俗语阐释作风建设要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国际博物馆日,一起回顾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动情地回忆起往事。他凝神静听来自南京市博物总馆的人大代表讲述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叮嘱广大文博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这份格外的爱,习近平始终牵挂于心。他记挂着残疾人的生活冷暖、困难需求,推动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勉励他们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努力。
经过交流得知,这位女士名叫叶连娜·舒利戈夫斯卡娅,是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教师,当天带着学生来“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演奏白俄罗斯扬琴“钦巴龙”。这种传统乐器在东欧十分流行,与中国扬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晨报讯(记者 程玥) 日前,省委民声通道通报了今年第5期办理情况,通报的10个问题在“民声通道”关注和重视下得到妥善解决。省委民声通道是省委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如果您对省委省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或是身边有什么重要的情况,请登录网站( www.mstd.gov.cn)、关注微信公众号(jxswxxztc)或发送电子邮件至(mstd@jiangxi.gov.cn)。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