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古老洛阳城南、滔滔伊水岸畔,龙门石窟千载伫立。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以峭壁层阿为依托,在夹岸两山镌刻下沧桑的历史印记,吸引无数中外游人流连于此。
新华社天津5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北京时间5月21日2时55分将迎来小满节气,意味着炎热开始登场。
中国网5月19日讯 5月18日,“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在辽宁遇见敦煌”敦煌文化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
中国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秦金月)5月18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策划推出的“槐巷荷风——北京岁时节令民俗文化展夏季篇”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北京岁时节令民俗文化展夏季篇”是博物馆节令节气民俗文化展览的第二期 ...
中国网北京5月19日讯 (记者 秦金月)2025年5月19日至10月12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1、2号展厅展出。 这是首都博物馆品牌展览“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的第二展,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揭秘殷商文明密码,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展览共聚集来自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藏品338件(套),涉及甲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中 ...
5月16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暨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媒体见面会在上海举行。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主演袁国良、于雪娇等出席活动,分享昆曲经典剧目《烂柯山》的传承与创新历程。 出人出戏坚守初心 传统行当再担重任 北方昆曲剧院自197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出人、出戏、出精品”宗旨,培养了十位梅花奖获得者。此次袁国良参评梅花奖是剧院推动“阔口行当”(老生、花脸)发展的关键举措。杨凤 ...
5月16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暨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媒体见面会在上海举行。蒲剧表演艺术家任跟心、《精卫填海》总导演林为林、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主演梁静等出席活动,与现场观众分享《精卫填海》这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蒲剧新作背后的创作历程与艺术追求。 百年剧团传承有序 梅花精神一脉相承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发展史体现了其深厚的蒲剧传承脉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剧团便以“ ...
中国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秦金月)5月17日下午,第六届博物馆青年论坛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出席论坛并讲话。 罗文利指出,要在变化中把握未来,在未来发展中认识变化的普遍规律。青年人要识大势、明大局,做科学识变的先行者;要政治坚定、敢于担当、苦练内功,做积极应变的生力军;要不安于现状、不囿于陈规、不流于形式,做主动求变的探索者。他强调,文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青年 ...